Written by
彭一
on
on
5/25法则
我是一个思考过度的人,经常性的会看看自己要做什么,列出一大堆的todo list,且每个item都过于完美,而完美往往带来复杂。结果就是:todo 依然是todo。那为什么会这样呢?人性中有一种天然的贪婪,即:面面俱到。我们既要事业有成、升职加薪,又要副业顺利、财富自由,还想维系广阔社交、享受娱乐生活,甚至希望自己在每个领域都能精通、都能完美。但现实是,人的时间、精力、认知储备都是有限的。当你什么都想抓住的时候,最终可能什么都抓不住。
真正的智慧,不在于什么都做,而在于知道什么不做。
- 先认清自己的核心目标——什么事情一旦完成,其他事情都将变得更容易或不再重要。
- 再为这个目标投入最优的时间和精力,其他事情要敢于延后、交给别人,甚至放弃。
抓大放小,是战略选择;而专注执行,是结果保障。
有这样一个不知真假的故事。在巴菲特与他的私人飞机飞行员 Mike Flint 的一次对话中,他提到了一个5/25法则,而这个法则可以用来帮助自己聚焦最重要的事情。做法如下: 1. 列出25个最重要的目标:拿一张纸,把你当前人生/职业中最重要的25个目标写下来,可以是短期的,例如:未来一年,也可以是长期的,例如:未来5年。 2. 把25个目标分为2份清单:圈出你最想完成的,属于你真正的核心优先级的5个目标,形成清单A。剩下的是清单B,也就是"还不错的事情"。 3. 聚焦法则:清单A上的目标,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去完成。只有清单A完成后,才做清单B。
这个5/25法则的核心,要表达的是:成功的关键,是把资源集中到极少数真正重要的事上。
- 分心的最大来源不是"坏事情",而是那些"不错的事情",即:清单B上的事情。
- 人失败的原因往往不是因为选择了错误的方向,而是因为把有限的精力分散在太多“还可以”的机会里,即:清单B里面的机会。